1. 首页
  2. 物流师培训教材
  3. 物流师-助理级
  4. 增补:运输章节
菜单
本页目录

第二章 运输 (扩充内容)

第X节 细化运输方式与工具

一、 各种运输方式介绍

  1. 公路运输 (Road Transportation)

    • 特点:

      • 灵活性高: 公路运输网络覆盖面广,可实现“门到门”运输,适应性强,能够满足各种货物和各种距离的运输需求。
      • 机动性强: 运输车辆机动灵活,可随时调整运输计划和路线,响应速度快。
      • 装卸方便: 公路运输车辆装卸作业相对简单,装卸地点灵活。
      • 运输速度较快 (中短途): 中短途运输速度较快,时效性较好。
      • 运输成本较高 (中长途): 中长途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受油价、路桥费等因素影响较大。
      • 运载能力有限: 单车运载能力相对有限,不适合大批量货物长途运输。
      • 易受天气和交通影响: 易受天气、交通状况等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运输可靠性相对较低。
    • 适用场景:

      • 短途、中短途运输: 城市配送、区域配送、同城快递等。
      • 高价值、小批量、急需货物运输: 电子产品、医药品、生鲜食品、电商快件等。
      • “门到门”运输需求: 需要直接送达客户指定地点的货物运输。
      • 其他运输方式的集疏运: 作为铁路、水路、航空运输的集货和疏运方式。
    • 成本构成:

      • 直接成本:
        • 燃油费: 主要成本项,受油价波动影响大。
        • 路桥费: 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的通行费用。
        • 车辆折旧费: 车辆购置成本的分摊。
        • 轮胎磨损费: 轮胎更换和维护费用。
        • 车辆维修保养费: 车辆日常维护和故障维修费用。
        • 驾驶员工资: 驾驶员的工资、社保、福利等。
      • 间接成本:
        • 管理费: 运输企业的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等。
        • 保险费: 车辆保险、货物保险等。
        • 税费: 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增值税等。
        • 停车费: 车辆停车费用。
        • 空驶费: 车辆空驶造成的成本。
    • 选择原则:

      • 距离: 短途、中短途运输优先选择公路运输。
      • 时效: 对时效性要求高的货物,公路运输是较好的选择。
      • 货物特性: 高价值、小批量、易损、急需货物适合公路运输。
      • 运输目的地: 需要“门到门”运输的货物,公路运输是首选。
      • 成本: 综合考虑运输距离、时效要求、货物特性等因素,权衡公路运输成本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成本。
  2. 铁路运输 (Rail Transportation)

    • 特点:

      • 运载能力大: 列车运载能力远高于公路车辆,适合大批量货物运输。
      • 运输成本较低 (长途、大宗货物): 长途、大宗货物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规模效应明显。
      • 运输距离较长: 适合中长途、长途货物运输。
      • 运输速度较慢: 运输速度相对较慢,时效性较差。
      • 受线路限制: 运输线路固定,灵活性较差,需要配合公路运输进行集疏运。
      • 装卸环节较多: 货物需要多次装卸,装卸环节复杂,容易发生货损货差。
      • 受天气影响较小: 受天气影响较小,运输可靠性相对较高。
    • 适用场景:

      • 中长途、长途运输: 跨区域、跨省、跨国的大宗货物运输。
      • 大批量、低价值货物运输: 煤炭、矿石、钢铁、粮食、化肥、建材等大宗物资运输。
      • 对时效性要求不高: 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的货物运输。
      • 特定线路运输: 适合铁路运输线路覆盖的区域和城市之间的货物运输。
      • 集装箱运输: 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适合集装箱货物的运输。
    • 成本构成:

      • 运输费用: 按里程、重量、体积等计费,不同货物品类运价不同。
      • 装卸费: 车站装卸作业费用。
      • 保管费: 货物在车站暂存期间的保管费用。
      • 杂费: 如货物保价费、站台使用费、取送车费等。
      • 铁路建设维护费 (间接成本): 国家铁路建设和维护的投入 (通过运价体现)。
    • 选择原则:

      • 距离: 中长途、长途运输优先选择铁路运输。
      • 批量: 大批量货物运输,铁路运输具有成本优势。
      • 货物价值: 低价值、大宗货物适合铁路运输。
      • 时效: 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的货物,铁路运输是经济的选择。
      • 运输线路: 运输线路是否覆盖目的地,铁路运输线路覆盖范围有限。
  3. 水路运输 (Water Transportation)

    • 特点:

      • 运载能力最大: 船舶运载能力远超公路、铁路,适合超大批量货物运输。
      • 运输成本最低: 各种运输方式中,水路运输成本最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 运输距离最长: 适合长距离、超长距离货物运输,如跨海、跨洋运输。
      • 运输速度最慢: 运输速度最慢,时效性最差。
      • 受自然条件限制大: 受河流、海洋、港口、航道等自然条件限制大,运输线路和范围有限。
      • 装卸时间长: 船舶装卸作业时间较长,港口装卸环节复杂。
      • 运输平稳性好: 运输平稳性好,适合易碎品和精密仪器运输。
    • 适用场景:

      • 长距离、超长距离运输: 跨海、跨洋、江河干线的大宗货物运输。
      • 超大批量、低价值货物运输: 矿石、煤炭、石油、粮食、原油、集装箱等大宗物资运输。
      • 对时效性要求极低: 对时效性要求极低的货物运输。
      • 特定航线运输: 适合水路运输航线覆盖的区域和港口之间的货物运输。
      • 国际贸易运输: 国际贸易中,远洋运输是主要的运输方式。
    • 成本构成:

      • 运费: 按里程、重量、体积、航线等计费,不同货物品类运价不同。
      • 港口费用: 港口使用费、码头装卸费、港务管理费等。
      • 船舶租赁费/折旧费: 船舶租赁或自有船舶的折旧费用。
      • 燃料费: 船舶航行所需的燃料费用。
      • 船员工资: 船员的工资、社保、福利等。
      • 船舶维护保养费: 船舶日常维护和修理费用。
      • 航道维护费 (间接成本): 航道维护和建设的投入 (通过港口费和运价体现)。
    • 选择原则:

      • 距离: 长距离、超长距离运输优先选择水路运输。
      • 批量: 超大批量货物运输,水路运输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
      • 货物价值: 低价值、超大宗货物最适合水路运输。
      • 时效: 对时效性要求极低的货物,水路运输是经济的选择。
      • 航线和港口: 运输航线和起运港、目的港是否具备水路运输条件。
  4. 航空运输 (Air Transportation)

    • 特点:

      • 运输速度最快: 各种运输方式中,航空运输速度最快,时效性最好。
      • 安全性高: 航空运输安全性高,事故率相对较低。
      • 运输质量好: 货物在航空运输过程中,颠簸和损耗较少,运输质量好。
      • 运输成本最高: 各种运输方式中,航空运输成本最高,价格昂贵。
      • 运载能力有限: 飞机运载能力相对有限,不适合大批量货物运输。
      • 受天气影响大: 受天气影响较大,航班延误和取消率较高。
      • 运输线路和范围有限: 运输线路和范围受机场和航线限制。
    • 适用场景:

      • 长途、国际运输: 跨国、跨洲际的远距离货物运输。
      • 高价值、轻泡货物运输: 电子产品、精密仪器、贵重物品、珠宝首饰、奢侈品等高价值、轻泡货物运输。
      • 急需、鲜活货物运输: 紧急救援物资、医疗用品、生鲜食品、活体动物等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货物运输。
      • 样品、单证、小件货物运输: 样品、单证、商务文件、个人物品等小件、急用货物运输。
    • 成本构成:

      • 空运费: 按重量、体积、航线等计费,不同货物品类运价不同。
      • 机场费用: 机场操作费、地面服务费、安检费、仓储费等。
      • 燃油附加费: 受油价波动影响较大。
      • 安保费: 航空安全保障费用。
      • 保险费: 航空货物保险费。
      • 航空器折旧费/租赁费: 飞机购置或租赁成本的分摊。
      • 机场建设维护费 (间接成本): 机场建设和维护的投入 (通过机场费和运价体现)。
    • 选择原则:

      • 时效: 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货物,航空运输是唯一选择。
      • 货物价值: 高价值、轻泡货物适合航空运输,可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 距离: 长途、国际运输,航空运输具有时效优势。
      • 运输目的地: 运输目的地是否具备机场和航空运输条件。
      • 成本承受能力: 客户是否能够承受较高的航空运输成本。

二、 运输工具和设备介绍

  1. 公路运输工具和设备

    • 不同类型的货车 (Trucks):
      • 厢式货车 (Box Truck): 全封闭车厢,防雨防盗,适合运输怕湿、怕晒、易损货物。
      • 栏板货车 (Flatbed Truck): 无车厢顶棚和侧板,装卸方便,适合运输大型、重型、不怕雨淋货物。
      • 高栏车 (Stake Truck): 栏板较高,适合运输体积较大、重量较轻的货物,如农副产品、轻工产品。
      • 罐式车 (Tank Truck): 罐体结构,适合运输液体、气体、粉状等散装货物,如油罐车、液化气罐车、粉罐车。
      • 冷藏车 (Refrigerated Truck): 带有制冷装置,保持车厢低温,适合运输生鲜食品、冷冻食品、医药品等温敏货物。
      • 集装箱车 (Container Truck): 专门运输集装箱的车辆,分为半挂集装箱车和全挂集装箱车。
      • 特种车辆 (Special Vehicles): 如平板车、低平板车、半挂牵引车、汽车列车等,用于运输特殊货物或满足特殊运输需求。
    • 集装箱 (Container):
      • 20英尺集装箱 (20'GP): 常用标准集装箱,内尺寸约5.9m x 2.35m x 2.39m,容积约33立方米。
      • 40英尺集装箱 (40'GP): 常用标准集装箱,内尺寸约12.03m x 2.35m x 2.39m,容积约67立方米。
      • 40英尺高箱 (40'HQ): 高度比40英尺集装箱高约30cm,内尺寸约12.03m x 2.35m x 2.69m,容积约76立方米。
      • 其他类型集装箱: 如冷藏集装箱、开顶集装箱、框架集装箱、罐式集装箱等,用于运输特殊货物。
    • 装卸设备:
      • 车载起重尾板 (Tail Lift): 安装在货车尾部,方便人工或手推车装卸货物。
      • 随车吊 (Truck-mounted Crane): 安装在货车上,自带起重装置,可自行装卸货物。
      • 叉车 (Forklift): 用于托盘货物的装卸和搬运,效率高。
      • 液压升降平台 (Hydraulic Lift Platform): 用于连接货车与地面或仓库平台,方便货物装卸。
  2. 铁路运输工具和设备

    • 铁路货车 (Railway Freight Car):
      • 敞车 (Open Wagon): 无车顶,适合运输不怕雨淋的散装货物、长大笨重货物,如煤炭、矿石、木材、钢铁等。
      • 棚车 (Boxcar): 全封闭车厢,防雨防盗,适合运输怕湿、怕晒、易损货物,如粮食、食品、日用品、轻工产品等。
      • 平车 (Flatcar): 无车厢侧墙和车顶,适合运输长大、重型、不怕雨淋货物,如钢材、机械设备、车辆等。
      • 罐车 (Tank Car): 罐体结构,适合运输液体、气体、粉状等散装货物,如油罐车、液化气罐车、水泥罐车。
      • 冷藏车 (Refrigerator Car): 带有制冷装置,保持车厢低温,适合运输生鲜食品、冷冻食品、医药品等温敏货物。
      • 集装箱专用车 (Container Flatcar): 专门运输集装箱的平车。
    • 机车 (Locomotive):
      • 内燃机车 (Diesel Locomotive): 以柴油机为动力,适用于非电气化铁路。
      • 电力机车 (Electric Locomotive): 以电力为动力,适用于电气化铁路,环保、高效。
      • 动车组 (Electric Multiple Unit - EMU): 动力分散式列车,用于客运和货运,速度快、效率高。
    • 装卸设备:
      • 龙门吊 (Gantry Crane): 用于铁路货场、车站的集装箱、大型货物装卸。
      • 桥式吊车 (Bridge Crane): 用于车间、仓库的货物吊装、搬运。
      • 叉车 (Forklift): 用于托盘货物的装卸和搬运。
      • 装卸桥 (Loading Bridge): 连接站台与货车车厢,方便货物装卸。
      • 翻车机 (Car Dumper): 用于卸载敞车运输的散装货物,如煤炭、矿石等,效率高。
  3. 水路运输工具和设备

    • 船舶 (Ships):
      • 货轮 (Cargo Ship): 主要用于货物运输的船舶,种类繁多,按用途和结构可分为:
        • 杂货船 (General Cargo Ship): 运输包装杂货,灵活性强。
        • 散货船 (Bulk Carrier): 运输散装货物,如矿石、煤炭、粮食等,运载能力大。
        • 油轮 (Oil Tanker): 运输原油、成品油等液体散货,安全性要求高。
        • 集装箱船 (Container Ship): 专门运输集装箱的船舶,标准化、高效。
        • 液化气船 (Liquefied Gas Carrier): 运输液化天然气 (LNG)、液化石油气 (LPG) 等低温液化气体,技术复杂、安全要求极高。
        • 滚装船 (Roll-on/Roll-off Ship - Ro-Ro Ship): 运输汽车、卡车、火车等滚装货物的船舶,装卸效率高。
      • 驳船 (Barge): 内河运输常用,无动力,需拖船或顶推船拖带,运载能力大、成本低。
      • 渡轮 (Ferry): 用于连接陆地和岛屿、江河两岸,可载运旅客和车辆。
    • 港口装卸设备:
      •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Quay Container Crane): 码头岸边装卸集装箱的主要设备,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
      • 门座式起重机 (Portal Crane): 通用性较强的码头起重设备,可装卸散货、件杂货、集装箱等。
      • 浮式起重机 (Floating Crane): 水上起重设备,可在水上进行大型货物吊装作业。
      • 卸船机 (Ship Unloader): 专门卸载散货船运输的散装货物,如卸煤机、卸矿机等,效率高。
      • 堆垛机 (Stacker): 用于堆放和取放码头堆场的集装箱或散货。
      • 输送机 (Conveyor): 用于码头散货的连续输送。
      • 管道输送系统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用于液体散货的管道输送,如原油、成品油、液化气等。
  4. 航空运输工具和设备

    • 飞机 (Aircraft):
      • 货机 (Cargo Aircraft): 专门用于货物运输的飞机,机舱宽敞、载货量大,主要有:
        • 大型货机 (Large Cargo Aircraft): 如波音747货机、安-124货机等,运载能力强,航程远,适用于洲际、跨洋长途运输。
        • 中型货机 (Medium Cargo Aircraft): 如波音737货机、空客A321货机等,运载能力适中,航程较远,适用于国内干线和区域性运输。
        • 小型货机 (Small Cargo Aircraft): 如赛斯纳208货机、运-12货机等,运载能力较小,航程较近,适用于支线和短途运输。
      • 客货混合型飞机 (Combi Aircraft): 客舱和货舱混合布局,既可载客又可载货,灵活性较好。
      • 支线飞机 (Regional Aircraft): 主要用于支线航线,也常用于货运支线运输。
    • 航空集装器 (Unit Load Device - ULD):
      • 集装板 (Pallet): 铝合金材质,用于承载货物,尺寸标准化,方便飞机装卸。
      • 集装箱 (Container): 铝合金或复合材料制成,全封闭或半封闭,具有防火、防盗、防潮等功能,保护货物安全。
      • 航空箱 (Air Cargo Container): 小型集装箱,用于运输小件、零散货物。
    • 机场地面设备:
      • 货物装卸车 (Cargo Loader): 用于飞机货舱与地面之间货物装卸,可升降、平移,自动化程度高。
      • 牵引车 (Aircraft Tractor): 用于牵引飞机在地面滑行、停机位移动。
      • 行李/货物传送带车 (Baggage/Cargo Conveyor Belt Vehicle): 用于飞机与地面之间行李、小件货物传送。
      • 叉车 (Forklift): 用于机场货站、货运仓库的货物搬运。
      • 集装器堆垛机 (ULD Stacker): 用于机场货站、货运仓库的集装器堆垛、搬运。

第三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

运输方式的选择是物流决策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物流成本、服务水平和效率。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货物特性 (Cargo Characteristics)

    • 货物价值: 高价值货物(如电子产品、精密仪器、贵重物品)通常选择速度快、安全性高的航空运输或公路运输;低价值货物(如大宗物资、原材料)则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的水路运输或铁路运输。
    • 货物重量和体积: 轻泡货物(体积大、重量轻)适合航空运输;重货、大件货物适合水路运输、铁路运输或公路运输。
    • 货物性质: 生鲜易腐货物、医药品等对时效性和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货物,应选择冷藏车公路运输或航空冷链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等特殊货物,需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专用车辆和运输方式。
    • 货物批量: 大批量货物(如大宗物资)选择铁路运输或水路运输;小批量、零散货物选择公路运输或航空运输。
  2. 运输距离 (Transportation Distance)

    • 短途运输: 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优势,是短途运输的首选。
    • 中短途运输: 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均可选择,需综合考虑时效、成本、货物特性等因素。
    • 中长途运输: 铁路运输在成本和运载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公路运输在灵活性和时效性方面具有优势,需根据具体情况权衡选择。
    • 长途、超长途运输: 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是主要选择,水路运输适用于超大批量、低价值货物,航空运输适用于高价值、急需货物。
  3. 运输时效 (Transportation Time Requirement)

    • 高时效要求: 航空运输是速度最快的运输方式,适用于急需货物和对时间敏感的货物。
    • 中等时效要求: 公路运输速度较快,时效性较好,适用于对时效性有一定要求的货物。
    • 低时效要求: 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速度较慢,适用于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的货物。
  4. 运输成本 (Transportation Cost)

    • 水路运输: 运输成本最低,适用于对成本敏感型货物。
    • 铁路运输: 运输成本较低,适用于大批量、长途运输。
    • 公路运输: 运输成本适中,适用于中短途、灵活性要求较高的运输。
    • 航空运输: 运输成本最高,适用于高价值、急需货物。
  5. 服务要求 (Service Requirements)

    • “门到门”服务: 公路运输具有“门到门”服务优势,可直接送达客户指定地点。
    • 运输可靠性: 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受天气影响较小,运输可靠性相对较高;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易受天气和交通影响,可靠性相对较低。
    • 运输安全性: 航空运输安全性高,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安全性适中,水路运输安全性相对较低 (事故风险较高)。
    • 信息跟踪: 不同运输方式的信息化水平不同,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信息跟踪技术较为成熟,可实现货物全程跟踪。
  6. 其他因素 (Other Factors)

    • 运输线路和网络: 不同运输方式的线路和网络覆盖范围不同,需考虑运输线路是否覆盖起运地和目的地。
    • 政策法规: 不同运输方式受到不同的政策法规约束,如公路运输的限载限行政策、铁路运输的计划运输政策、水路运输的航道管制政策、航空运输的空域管理政策等。
    • 运输环境: 考虑起运地和目的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运输方式。
    • 客户偏好: 客户对运输方式可能有特定偏好,需考虑客户的意愿。

选择流程:

  1. 明确运输需求: 明确货物特性、运输距离、时效要求、成本预算、服务要求等。
  2. 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劣势: 了解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特点、适用场景、成本构成、服务水平等。
  3. 初步筛选: 根据货物特性和运输距离,初步筛选出几种可行的运输方式。
  4. 详细评估: 对初步筛选出的运输方式进行详细评估,综合考虑时效、成本、服务、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和比较。
  5. 最终决策: 根据综合评估结果,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并制定详细的运输方案。

本节总结:

本节详细介绍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四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适用场景、成本构成、选择原则,并对各种运输方式的常用运输工具和设备进行了介绍。掌握这些知识,助理级物流师将能够根据不同的运输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优化运输方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复习思考题:

  1. 比较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四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分析其适用场景。
  2. 分析公路运输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并说明如何降低公路运输成本。
  3. 铁路运输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铁路运输适合运输哪些类型的货物?
  4. 水路运输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水路运输的成本最低?
  5. 航空运输的特点是什么?哪些情况下应该选择航空运输?
  6. 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如何根据货物特性、运输距离、时效要求、成本预算等因素,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

拓展学习:

  • 查阅各种运输方式的行业发展报告和统计数据,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市场份额。
  • 学习运输成本核算方法,掌握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费计算公式和影响因素。
  • 参观物流园区、货运场站、机场货运站、港口码头等,实地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作业流程和设备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