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商业案例:一场关于“信任”的战争——高德以“脚”投票,能否终结大众点评的“嘴”上江湖?

商业案例:一场关于“信任”的战争——高德以“脚”投票,能否终结大众点评的“嘴”上江湖?

  • 发布于 2025-09-26
  • 0 次阅读

商业案例:一场关于“信任”的战争——高德以“脚”投票,能否终结大众点评的“嘴”上江湖?

在中国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一场围绕“信任”的战争已经打响。老牌霸主大众点评长期以用户生成内容(UGC)为核心构建其推荐帝国,而如今,阿里巴巴旗下的高德地图携“扫街榜”入局,试图用一种全新的逻辑——基于真实用户行为数据——来重塑线下商家的信用体系。这不仅是对市场格局的冲击,更是对“买好评”这一灰色产业链的正面宣战。


背景:失灵的罗盘与信任的崩塌

多年来,大众点评成为无数消费者决策的“罗盘”。然而,随着平台商业化加深,“刷好评、控评论”的现象愈演愈烈,形成了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商家花费数千元即可刷进商圈前五,而消费者则频繁遭遇高分“踩雷”的窘境。美食导演陈晓卿的名言“餐厅评分3.5到4分之间通常有好吃的东西”,以及“#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餐厅#”等网络热议,都折射出公众对传统评分体系信任度的持续下滑。

大众点评虽不断升级算法、处罚违规商家与用户,但其以“用户评价”为根基的模式,天然存在被操控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个更可靠、更难被“污染”的推荐体系。

挑战者入局:高德的“行为主义”

2025年9月10日,高德地图正式推出“高德扫街榜”,并宣布“永不商业化”。与大众点评的核心差异在于,高德的榜单逻辑从“用户怎么说”转向了“用户怎么做”。

高德扫街榜的核心评价因子:

  • 导航到店人数: 体现店铺的绝对热度。
  • 复购率(回头客): 180天内用户多次到访的行为,直接反映了长期的服务与品质认可。
  • 专程前往: 用户跨越较长距离导航到店,代表了店铺超越地理位置的独特吸引力。
  • 人群宽度: 访客的地域分布,衡量店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高德方面认为,“高分店铺可能是刷出来的,但到店行为不会骗人”。这一“用脚投票”的理念,是其重构信任体系的基石。高德拥有日均1.86亿的活跃用户,每天产生海量的导航与位置服务数据,为其榜单提供了数据支撑。

此外,高德还引入了“行为+信用”双重模型:

  1. AI加持: 运用通义千问等多模态大模型,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和评价内容的真实性。
  2. 芝麻信用: 引入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高信用分用户的评价将被赋予更高权重,以此过滤职业刷单团队。

路径之争:买好评还能走多远?

高德的入局,无疑是向“买好评”模式发起的降维打击。

  • 大众点评的困境: 尽管平台大力整治,但只要评价内容本身是核心指标,商家总能找到空子。从邀请“职业大V”免费试吃,到提供文案和图片进行“云探店”,再到“好评返现”,手段层出不穷。这使得商家陷入“不刷没流量,刷了不能停”的内卷。

  • 高德提升造假门槛: 想要操纵“扫街榜”,成本和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造假者不仅需要模拟线上搜索,更需要组织大量真实用户产生从不同地点出发、长距离、可信的导航轨迹和到店行为,并要保证这些用户的芝麻信用分不能太低。这几乎瓦解了传统“刷单工作室”的商业模式。

结论是: 传统的、仅依靠批量生产图文内容的“买好评”路径,在高德的体系下将很难走通。虽然任何系统都无法完全杜绝作弊,但高德通过大幅抬高造假成本,让“刷榜”变得得不偿失。

谁更可信?一场关于心智的较量

平台 推荐体系逻辑 优势 劣势
大众点评 UGC(用户生成内容)驱动
以用户图文评价、评分为核心
- 内容丰富,社区氛围浓厚
- 20年积累的用户心智和海量内容是护城河
- “必吃榜”、“黑珍珠”等IP影响力深远
- 易受刷分、控评影响,信任度受损
- 商业化与内容中立性存在天然矛盾
高德扫街榜 行为数据驱动
以导航、复购等真实行为为核心
- 数据更客观,造假门槛极高
- 利好不懂线上运营但品质过硬的“烟火小店”
- 宣布永不商业化,抢占“真实可信”心智
- 评价内容相对单薄,缺乏UGC的生动性
- 用户习惯待培养:从“用高德导航去”到“用高德决策去哪儿”
- 可能存在数据偏差,如熟客无需导航导致数据缺失

目前来看,两大体系各有千秋。大众点评的优势在于“发现”和“种草”,其详尽的图文评价和社区互动是高德短期内难以企及的。而高德的“扫街榜”则在“真实性”和“防作弊”上建立起显著优势,更能满足用户“避坑”的核心诉求。

商业启示与未来展望

高德推出“扫街榜”,不仅是为了挑战大众点评,更是阿里在本地生活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棋。通过将导航工具、榜单推荐与后续的团购交易打通,阿里意图构建一个从决策、寻路到消费的完整闭环。

面对挑战,美团也迅速反应,宣布大众点评将通过“AI+真实高分”模型强化内容可信度,并重启“品质外卖”业务,显示出其捍卫核心优势的决心。

这场战争的最终胜负,将取决于谁能真正赢得用户的“信任”。大众点评需要证明自己有能力根治“刷评”顽疾,重建公信力。而高德则需要克服用户习惯的惯性,并证明其数据模型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线下商业的全貌。

可以预见,随着AI技术的深入应用和平台竞争的加剧,本地生活推荐体系将从单纯的流量竞争,转向更为深刻的“信任”竞争。对于商家而言,依赖“刷好评”的野蛮生长时代正走向终结,回归产品与服务的核心价值将是唯一的出路。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个更加真实、透明的决策环境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