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公司新闻
  3. “人工智能 + 物流职业教育” 试点院校专题系列培训(成都站)成功举办

“人工智能 + 物流职业教育” 试点院校专题系列培训(成都站)成功举办

  • 发布于 2025-08-15
  • 4 次阅读

2025年8月11日- 14日“人工智能+物流职业教育” 试点院校专题系列培训(成都站)成功举办。此次培训由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承办,中国物流学会会长、物流行指委主任任豪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常务副校长耿兵,出席了开班仪式,来自全国各试点院校的40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开班仪式上,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常务副校长耿兵,对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以及参训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学校依托港资背景和10个川港创新中心优势的办学情况以及人才培养定位,期待通过三天的学习研讨,与各试点院校共享经验、共破难题,共同探索“技术赋能教育、教育服务产业”的创新路径。

中国物流学会会长、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任豪祥在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作为具有通用技术属性的核心驱动力,正与各行业深度融合。这一变革对物流职业教育提出了系统性重塑的迫切要求,需要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到师资能力进行全方位升级,而非简单的局部改良。师资作为“三教”之首,其认知转型的深度与技术融合的能力水平,将成为决定新时代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他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尽快成长为”人工智能+物流职业教育“的种子师资、专家和导师。

开班仪式由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商贸与融媒体院长柯繁主持。

本次培训为期3天,课程内容丰富且实用,涵盖了 “人工智能 + 物流行业” 发展趋势分析、人培方案优化技术方法、物流数字化课程标准编制与开发、物流智能体应用开发与实践以及教学设计与实施等多个方面,专家们分享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前沿知识。

培训期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教育培训部主任、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李俊峰与学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物流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与影响,他指出目前教学结构从传统师生二元关系演进为"教师-AI智能体-学习者"的三元协同生态,使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培养成为可能。同时,物流专业需要重塑,专业建设需构建"AI+物流"的融合课程体系,中物联研发的"中物灵境"大模型更提供了知识图谱构建、AI助教系统、自适应学习平台等产教融合基础设施,推动产教融合与专业建设。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戴璐老师以“AI+仓储管理(仓储布局)”课程为例,向老师们展示了自己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工具赋能课程教学,分享了创新师-生-机协同的教学模式,以及在此期间收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效。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教育培训部副主任黄颖和助理研究员王玉茹、乔珊分别从应用中物灵境大模型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数字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融理论与实操为一体进行讲解。

在培训收官之日,七小组分别推荐代表,以十分钟的精品说课形式,展现了AI与物流教学融合的创新实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教育培训部副主任张晓梅、黄颖,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吴奇,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郭文欣分别对学员的说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本次培训聚焦"人工智能+物流职业教育"试点工作,通过系统解析行业发展趋势与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帮助学员精准把握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变化,重点培养其运用AI技术开展物流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能力。

“人工智能+ 物流职业教育” 试点院校专题系列培训成都站的成功举办,为后续培训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对推动人工智能与物流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迈出了坚实一步,为构建适应智能时代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专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