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应用指南
摘要
本研究指南旨在探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4S)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应用。AI4S作为一种新兴的科研范式,为解决物流与供应链复杂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首先阐述了AI4S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物流领域的适用性,强调其在突破传统研究瓶颈、提升决策效率方面的潜力。随后,详细分析了需求预测、路径优化、库存控制、智能仓储、智能客服与文本处理、碳排放建模与绿色物流等典型应用场景,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说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常用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神经网络、强化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以及自动建模平台等AI工具和方法,并阐述了各类方法适用的问题类型。针对数据获取难题,提出了开放数据集、模拟数据、企业合作数据、公共统计数据等多渠道数据来源建议。此外,本指南还为高校和职业院校教师提升AI4S科研能力提供了路径建议,并介绍了国内外领先机构的研究动态与实践模式,以及相关的支持性政策与资源。最后,总结了AI4S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呼吁教师积极投身相关教学与科研,以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
关键词: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物流与供应链;应用指南;人工智能工具;数据来源;教师发展
Application Guide of AI for Science i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bstract
This research guide aim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AI for Science (AI4S)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I4S, as an emerging scientific research paradigm, provides new approaches for solving complex problems i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s. This paper first elucidat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AI4S and its applicability in the logistics domain, emphasizing its potential to break through traditional research bottlenecks and improve decision-making efficiency. Subsequently, it analyzes typical application scenarios in detail, including demand forecasting, path optimization, inventory control, intelligent warehousing, intelligent customer service and text processing, carbon emission modeling and green logistics, and illustrates them with practical cases. Based on this, it summarizes commonly used AI tools and methods i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research, such as machine learning, deep learning, graph neural networks, reinforcement learn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automated modeling platforms, and elaborates on the types of problems suitable for each method.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 of data acquisition, it proposes multi-channel data sources suggestions, including open datasets, simulated data,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data, and public statistical data. In addition, this guide provides path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to enhance their AI4S research capabilities, and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trends and practical models of leading institu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relevant supporting policies and resources. Finally, it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AI4S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calls on teachers to actively engage in rela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to promote disciplinary innovation and talent development.
Keywords: AI for Science;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Application Guid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ols; Data Source; Teacher Development
1. 引言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 AI4S)正逐渐成为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新范式 (科技部, 2023)。AI4S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科学研究过程,被誉为科学研究的“第五范式” (Fraunhofer IML, n.d.)。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为复杂系统工程领域,涉及海量数据和复杂决策问题,天然适合引入AI4S范式。传统的物流研究方法在处理大规模、高维度、动态变化的复杂供应链问题时面临瓶颈。而AI技术,尤其是在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和智能决策方面的优势,为突破这些瓶颈提供了可能 (McKinsey & Company, n.d.)。麦肯锡公司预测,未来二十年物流企业广泛应用AI技术,每年可创造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McKinsey & Company, n.d.)。因此,将AI4S理念应用于物流与供应链领域,不仅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更能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和可持续性,最终提高客户满意度 (Fraunhofer IML, n.d.)。本研究指南旨在为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AI4S应用的系统性指导,帮助他们理解AI4S的潜力,掌握常用工具和方法,并积极开展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
2. AI4S 的基本概念及在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的适用性
AI4S 强调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工具,加速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 (科技部, 2023)。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AI4S 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处理海量数据: 物流与供应链运营产生的数据量巨大且类型多样,包括运输数据、库存数据、订单数据、客户数据等。AI技术擅长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和模式,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 解决复杂决策问题: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涉及诸多复杂的优化决策问题,如路径优化、库存控制、调度优化等。传统运筹学方法在面对大规模、动态变化的环境时,计算复杂度高,求解效率低。AI技术,特别是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能够学习复杂环境下的最优策略,实现智能决策。
* 突破传统模型瓶颈: 传统的物流模型往往基于简化的假设和规则,难以准确描述现实世界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律。AI模型能够从数据中自动学习,捕捉数据中隐藏的非线性关系和复杂模式,从而构建更贴近实际的模型。
* 加速创新与发现: AI技术不仅可以用于优化现有流程,更可以辅助科学家进行创新性研究。例如,通过AI驱动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新的物流规律和优化策略,推动物流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
3. 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
AI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已经涌现出许多成功的应用场景,以下列举几个典型案例:
A. 需求预测
需求预测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传统的时序模型如ARIMA等在预测精度上存在局限性。AI驱动的需求预测方法,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能够整合实时数据、挖掘复杂模式,显著提高预测准确度 (Gillion, n.d.)。例如,某零售企业应用深度学习进行销量预测后,库存周转率显著提高,缺货率下降,运营成本也随之降低。
B. 路径优化
路径优化旨在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AI技术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信息优化运输路径。某国际航运公司部署AI驱动的预测分析系统,综合分析历史路线、交通与天气数据,优化配送路径,燃料消耗降低15%,准时送达率提高20% (Fraunhofer IML, n.d.)。AI模型还可动态调整路线以应对突发情况,降低碳排放。
C. 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旨在平衡库存成本和服务水平。结合预测与优化的AI算法可智能管理库存水平。某物流公司将AI嵌入仓库管理系统后,能够提前预测库存短缺并自动下达调拨指令,订单处理时间减少50%,人为错误显著降低 (Fraunhofer IML, n.d.)。AI驱动的库存优化减少了库存过剩和缺货风险,实现供应链高效协同。
D. 智能仓储
智能仓储利用AI赋能的机器人和智能管理系统提升效率和准确性。亚马逊仓库部署的Kiva机器人,使库存处理能力提升近50% (Fraunhofer IML, n.d.)。国内某物流企业引入机器学习驱动的仓储优化系统后,仓库作业效率提高30%,订单履行更迅速且出错率下降。AI技术正在引领“无人仓”革命,提高仓储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E. 智能客服与文本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在物流领域用于提升服务与办公效率。AI客服聊天机器人可以7x24小时即时响应客户查询。某全球物流商部署AI聊天机器人后,客服成本降低40%,客户满意度明显提升 (Gillion, n.d.)。在单证处理方面,AI可以自动从扫描件中提取结构化数据并录入系统,加快流程并减少人工错误。
F. 碳排放建模与绿色物流
在“双碳”背景下,AI助力构建供应链碳排放模型,实现环保与效率兼顾。某物流软件平台开发碳排放计算系统,完成运单后立即给出碳排放报告,并推荐更环保的运输方案 (Fraunhofer IML, n.d.)。AI驱动的绿色决策支持工具帮助物流企业优化调度以减少排放,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
4. 常用 AI 工具和方法及适用问题类型
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涉及的数据类型多样、问题结构复杂,需要运用不同的AI方法。以下介绍几类常用的AI技术工具及适用问题类型:
A. 机器学习 (ML)
机器学习利用统计学习算法从数据中训练模型,适用于预测和分类问题,如需求预测、订单分类、异常检测等。常用方法包括回归模型、决策树、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模型能够结合多维度历史数据,提高预测精度,实现成本较低。
B.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采用神经网络建模复杂非线性关系,擅长处理图像、语音、文本等非结构化数据,以及复杂模式的时间序列预测。深度学习中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常用于需求预测,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深度学习模型可用于物流监控,深度强化学习(Deep RL)可用于自动仓储机器人路径规划。深度学习方法适合大数据且关系复杂的问题,但训练需要较高的算力和数据标注投入。
C. 图神经网络 (GNN)
图神经网络直接在图结构数据上操作,适合处理供应链中的网络关联问题,如供应链风险传播分析、网络优化等。GNN能够融合拓扑结构和节点特征进行学习,在供应链网络优化等方面展现出优势。
D. 强化学习 (RL)
强化学习通过智能体与环境交互、基于奖励反馈来学习最优策略,适用于动态决策与控制问题,如多阶段库存补货策略、车辆调度、仓储作业调度等。经典强化学习和深度强化学习已被尝试应用于供应链库存管理和运输优化,能够自主学习接近最优的策略,在不确定环境下实现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权衡。
E. 自然语言处理 (NLP)
自然语言处理使计算机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主要用于处理文本和语言交互相关的问题,如物流客服对话系统、物流文本数据分析和知识提取等。NLP技术可用于文本信息抽取、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提高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和交互体验。
F. 自动建模平台 (AutoML)
自动建模平台通过自动执行模型选择、超参数调优等步骤,降低了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的门槛。AutoML工具可帮助快速尝试不同模型以寻找最佳方案,适合非AI专业人士快速构建预测模型。
5. 数据来源建议
高质量的数据是AI应用的基础。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常见的数据获取途径包括:
A. 开放数据集
利用公开发布的真实数据集是最直接的方式。Kaggle、UCI机器学习库、天池竞赛平台等提供了丰富的物流供应链相关数据集,可用于教学和研究。开放数据获取方便,便于学生理解业务语境。
B. 模拟与合成数据
针对新的研究问题,可通过模拟仿真平台生成所需的数据。SimPy、AnyLogic等仿真工具可用于模拟物流场景,生成不同情境下的物流运行数据,用于算法测试和验证。模拟数据灵活可控,可以满足特定研究假设的需要。
C. 企业合作数据
与行业企业合作是获取真实物流数据和研究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产学研项目、横向课题等形式,与物流公司、制造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获取脱敏的运营数据用于研究。企业数据贴近实际问题,丰富度高,有助于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D. 公共统计与政府数据
宏观层面的物流与供应链分析可以利用政府或公共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如交通运输部门的货运量、港口吞吐量统计,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等,可用于供应链宏观建模、区域物流规划等研究。
6. 高校和职校教师提升 AI4S 科研能力的路径
高校及职业院校教师需要系统性提升自身的AI4S科研能力,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A. 加强跨学科课程建设
打造“物流/供应链 + 人工智能”融合的课程体系,将AI知识融入现有专业课程或开设新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 (搜狐网, 2023)。鼓励跨学科教研团队合作开发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交叉融合。
B. 组建多学科协作科研团队
联合不同领域的同行组建科研团队,实现优势互补。与计算机、统计学等专业教师共同申报课题,开展校际合作、产学研协同,共同攻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加入科研团队,通过“以研代训”提升团队战斗力。
C.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是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AI4S能力的有效手段。关注国家及各级科研计划中的相关课题方向,主动申报或参与,通过项目执行过程锻炼队伍、积累经验。参与政府和行业组织的重大科研专项或示范工程,获取第一手问题和数据。
D. 撰写高水平论文并强化学术交流
瞄准国内外优秀学术期刊和会议投稿,将研究工作进行整理和提升。勤于阅读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热点和进展。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专业研讨,与同行专家交流,提高研究水平,扩大学术影响力。
E. 争取政策和资源支持
善用各类政策和资源扶持,如教育部的“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模式、科技部的“AI for Science”专项、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计划等 (科学网, 2019)。争取学校在人事、设备上的支持,利用好学校内部资源。
7. 国内外领先机构的研究动态与实践模式
国内外领先机构和高校在“AI+物流供应链”领域投入大量研发资源,探索可借鉴的实践模式:
A. 国内领先机构与高校
清华大学成立数智物流研究中心和物流AI实验室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2023)。京东集团建设智能供应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科学网, 2019)。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建立供应链创新中心。中科院自动化所在机器人、智能运输系统方向深耕多年。各地智慧物流产业联盟聚合高校、企业与研究机构开展联合攻关。国内模式突出“协同创新”,产学研密切合作,优势互补。
B. 国际领先研究实践
麻省理工学院(MIT)运输与物流中心(CTL)与企业合作探索AI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如群体智能仓库机器人系统、自学习AI需求预测模型。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Fraunhofer IML)提出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应用于运输物流。国际快递巨头UPS、DHL等建立内部AI研发团队和创新中心。亚马逊持续研发新型仓库机器人和智能分拣臂,并与学界合作改进人机协作安全。国际学术联盟如MIT主导的Global SCALE Network,连接全球多家大学的物流研究中心,共享研究资源和案例。国际案例展示数据驱动决策在供应链中的巨大潜力。
8. 支持性政策与资源
国家和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出台了诸多支持政策和资源:
A. 国家战略规划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强调推进人工智能与各学科交叉融合,鼓励产学研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在物流等行业应用 (国务院, 2017)。
B. 教育部政策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完善人工智能学科布局,推进“人工智能+X”专业融合,鼓励高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教育部, 2018)。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支持高校开展新兴领域课程建设、实践条件建设。
C. 科技部及国家科研计划
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布局了智能物流、智慧交通等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AI用于复杂系统、决策优化方面的基础研究。科技部联合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AI for Science”专项部署工作 (科技部, 2023)。科技部推动建设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如京东的智能供应链平台 (科学网, 2019)。
D. 地方政府支持
各地政府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出台扶持AI+产业的政策。如北京建设AI创新高地方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将智能供应链纳入重点领域,广东、江苏等制造业大省鼓励AI在制造供应链、港口航运中的应用。一些沿海城市建设了物流与供应链创新示范区,提供试点应用场景和补贴。
E. 科研平台与联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牵头成立智慧物流专业委员会、供应链创新联盟等组织。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教指委探索建立“智慧供应链产教融合联盟”。OpenAI Lab、国内的“魔搭社区”等分享了AI模型和代码。国际上有供应链模拟数据集共享平台、物流领域挑战赛数据开放网站等。大公司开始开源部分框架与算法,如美团开源物流配送算法框架。
9. 结论
AI4S为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机遇。本指南阐述了AI4S的基本概念、典型应用场景、常用工具方法、数据来源建议、教师发展路径、领先机构实践以及支持性政策与资源,旨在为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和指导。面对“人工智能+物流”的黄金机遇期,高校和职业院校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AI4S科研能力,加强跨学科合作,争取政策和资源支持,勇攀科研高峰,为建设智慧高效的现代供应链体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教育部. (2018).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Retrieved from [ ]
国务院. (2017).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Retrieved from [ ]
Fraunhofer IML. (n.d.). Generative AI and Digital Twins are Changing Transport Logistics. 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Material Flow and Logistics IML. Retrieved from [IML.FRAUNHOFER.DE ]
Gillion. (n.d.). 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Retrieved from [GILLION.COM.CN ]
McKinsey & Company. (n.d.). Next-generation technologies in logistics: Tracking the trends. Retrieved from [麦肯锡公司网站链接]
搜狐网. (2023). 教育部:推进“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建设,到2027年高校要实现这个目标!. 搜狐教育. Retrieved from [M.SOHU.COM ]
科技部. (2023). 科技部会同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项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Retrieved from [科技部网站链接]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2023). 数智物流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Retrieved from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网站链接]
科学网. (2019). 科技部发布10个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 科学网-中国科学报. Retrieved from [NEWS.SCIENCENET.CN]